十年磨一剑,交银金租助力上海自贸区打造高质量发展新标杆

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委会正式挂牌。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对照最高标准、查找短板弱项,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进一步彰显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试验田的作用,亮明我国向世界全方位开放的鲜明态度。”栽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栖。不到半年,上海自贸区新增中外企业7700多家,国内首个自贸试验区的改革红利如一簇噼啪作响的火苗,在中华大地上点亮对外开放之星火;十年间,21个自贸试验区及海南自由贸易港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崛起、发展、繁荣,渐成燎原之势。


十载光阴弹指过,未应磨染是初心。如果说上海自贸区是中国对外开放之路上的“领头雁”,交银金租便是其腾飞征途上相伴而行,同心向前的一位见证者与支持者。作为首家在上海自贸区内设立专业子公司的金融租赁公司,交银金租在自贸区内先后落地多项航空租赁“首单”业务、船舶租赁“首单”项目、国债担保项下“首单”自贸区跨境融资业务……开放引领,是上海自贸区作为国内首个自贸试验区的光荣使命;敢试敢为,是交银金租作为金租行业龙头企业的责任担当。志同道合方能携手致远。截至2023年6月末,交银金租总资产在业内率先突破4000亿元,租赁资产余额突破3500亿元,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金融租赁专业委员会共享数据,公司总资产、租赁资产、营业收入、营业净收入、净利润等指标均位居行业首位;根据公开信息的比较分析,交银金租资产总额在全部金融租赁公司、融资租赁公司中均排名首位。与此同时,2022年,交银金租在上海自贸区贡献税收超13亿元,实现了区域发展与企业成就花开并蒂,相得益彰。


持续深化业务创新,是交银金租在上海自贸区成立十年间的稳步实践,也是在自贸区实现高质量发展考题下交出的一张出色答卷。交银金租在航空、航运、设备与设施、金融市场等方面为自贸区繁荣发展提供了多方位助力。作为首家在上海自贸区成立航空航运专业子公司的国内租赁公司,下设超过700多个项目公司,与全球30多个国家的160家客户开展了多个航空、航运租赁项目。截至2023年6月末,交银航空航运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租赁资产余额达1644.37亿元,净利润12.45亿元。交银金租先后荣获由上海自贸区管委会颁发的“2018年度上海自由贸易区保税区域融资租赁业最具影响力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十大经典样本企业奖”以及由上海自贸区保税区管理局颁发的“创新引领企业奖”,公司用业务创新在金融租赁行业内树立起先行先试的旗帜,也为上海自贸区打造高质量发展新标杆按下加速键。


十年磨一剑,敢为天下先。目前,上海自贸区已基本形成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投资管理模式,确立了符合高标准贸易便利化规则的贸易监管制度,并持续推进金融领域高水平对外开放。2023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在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的若干措施》,部署在上海自贸区等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应用场景丰富、监管能力较强的自由贸易试验区率先试点对接相关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面对新一轮的光荣挑战,交银金租将继续陪伴上海自贸区推动中国外贸外资发展,用金融租赁之水灌溉实体经济,为上海自贸区的下一个十年辉煌蓄力赋能,用业务持续创新与增长为自贸区高质量发展锦上添花。


创新驱动助力自贸区航空租赁业务发展


一直以来,航空租赁业务,对上海自贸区的发展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一是推动贸易便利化,能促进上海自贸区航空运输和跨境贸易的发展,加快通关和物流流程的优化,为区域内外企业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航空物流服务,提升自贸区对外贸易的竞争力;二是加速产业转型升级,航空租赁业务发展能够带来相关产业的集聚和升级,吸引大量航空企业、金融机构和相关配套服务企业入驻上海自贸区,从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三是增强自贸区对外影响力,增强上海自贸区在全球航空物流链中的地位,吸引更多国际航空企业和投资者选择上海自贸区作为投资和发展的首选地点。


交银金租,是上海自贸区航空租赁业务的“领跑者”。作为扎根上海的国有金融机构,交银金租充分利用上海市和自贸区政策优势,在上海自贸区内落地多项航空租赁“首单”业务,持续开展多元化、多层次业务创新,助力自贸区航空租赁业务行稳致远。



2010年,交银金租率先在上海综合保税区设立项目公司,顺利交付春秋航空全新A320飞机,拉开了上海综合保税区租赁业务的序幕;2013年9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成立,交银金租在同年10月通过在上海自贸区设立的项目公司,以融资租赁的方式将1架波音737-300货机出租给金鹏航空(原扬子江快运航空),完成了上海自贸区首单飞机租赁项目,助其开拓了崭新的业务版图;2019年6月,公司从东航租赁成功购买2架A330-300飞机,为上海自贸区首单飞机资产转让交易,为上海自贸区增加资产流动性开辟了新的路径可能;2022年10月,公司通过临港新片区设立的项目公司,向东方航空交付1架A320neo自购订单飞机,这是中国租赁公司首架使用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的飞机,为上海自贸区航空租赁业务注入绿色动能,彰显出国有金融租赁公司的差异化、特色化竞争力。



截至8月末,交银金租在在上海自贸区(未包含境外平台业务)开展飞机租赁45架(未包含境外平台业务),其中5架于临港新片区交付。涉及承租人14家,包括国航、东航、南航、中联航、中货航、昆明航、川航、成都等航空公司,有效提升了上海自贸区在航空领域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支持国造护航自贸区航运产业生态


上海自贸区拥有丰富的港口资源和先进的航运设施,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能为发展航运租赁业务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和条件,以支持国内外贸易和物流需求。发展航运租赁业务可以促进上海自贸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转型升级,推动经济向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转型,助力上海自贸区更好地服务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航运需求,提升上海自贸区在国际航运领域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交银金租,在航运租赁业务方面一直拥有着丰富经验与雄厚实力。在交银金租自贸区专业子公司的租赁资产余额中,航运租赁资产占比过半,且综合贡献仍在持续提升。2010年,交银金租率先在上海自贸区设立SPV,并落地保税区内首单船舶租赁项目,极大提升了航运产业的金融创新质效;2020年4月,交银金租与中国船舶集团下属外高桥船厂等和中船贸易在北京、上海两地,以“云签约”的方式联合签订了12艘12万吨双燃料油轮建造合同,总金额超过45亿元人民币,为当年全球单笔最大一艘油轮项目,市场影响力巨大,有效支持当年上海自贸区船舶工业的复工复产;2021年,交银顺利交付全球最大舱容、世界首艘采用B型舱的99000立方超大型乙烷运输船4积极推动自贸区航运业实现绿色转型;2023年上半年,公司与外高桥船厂、江南船厂密切合作,顺利完成订造的4艘24000TEU级超大型集装箱船的交付,具有极强的行业示范引领意义,有力提升了上海自贸区在全球超大型集装箱建造领域的领先水平。



此外,交银金租不忘作为上海本土租赁公司的使命,积极助力上海临港新片区的建设,推动更多航空航运产业要素在临港新片区的集聚。2021年,在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和原上海银保监局“先行先试”政策的支持下,交银金租成功落地国内金租行业首单自贸区SPV跨境设备租赁创新项目;2023年上半年,公司再次与中远海发合作,复制落地第二单8万个跨境集装箱租赁项目。截至2023年8月末,公司通过在临港新片区设立单船项目公司开展多个航运租赁项目,投放金额总近30亿元。近年来,公司还与沪东中华造船厂、外高桥船厂等上海本地造船企业建立了持续而紧密的业务合作关系,通过租赁产品连接境外船东和本土造船企业,极大提高了自贸区的国际影响力,持续助力国轮国造扬帆出海。



融通共赢开启自贸区金融新篇


金融创新对上海自贸区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金融创新可以带来金融体系的突破和改革,推动上海自贸区营商环境优化,通过引入更多金融创新产品和服务,改革金融监管制度,提升金融市场的透明度,进一步提高上海自贸区金融发展水平。另一方面,金融创新可以借助金融工具和服务,促进上海自贸区内的跨境贸易和投资,例如,通过推动建立跨境人民币结算体系,将提供更灵活的资本流动渠道,吸引外资进入,加速自由贸易区繁荣发展。此外,创新金融工具和技术还可以提升上海自贸区金融风险管理能力,加强金融监管控制,保护金融体系的稳定。


随着上海自贸区在金融与资本项目方面逐步开放,交银金租持续践行新金融理念,深入优化业务结构布局,引金融活水增强自贸区产业活力。2019年,交银金租与交通银行上海自贸区分行操作一笔FTU美元飞机抵押融资,依托自由贸易(FT)账户管理系统,将境内金融机构的离岸资金引入境内,进一步拓宽了公司的外汇融资的渠道,有效降低了融资成本,在中资租赁公司中形成了规模效应。该合作模式,不仅为境内租赁公司提供了新的资金来源,更为上海自贸区内金融机构的资产业务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2020年,交银金租联合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银行落地首单国债担保项下自贸区跨境融资业务。这是自贸区金融业务中首次引入担保品管理机制,不仅丰富了自贸区金融机构跨境融资业务,也为上海自贸区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再添新功。


2022年12月,交银金租全资控股的交银租赁管理香港有限公司成功发行全国首单金融机构、首单ESG自贸区离岸债券(明珠债),本次发行规模24亿元人民币,创当年自贸区离岸债券发行规模最高,期限3年,票面利率2.9%,创价格新低。作为国内金融租赁行业的优秀领军者,交银金租借本次发行进一步拓宽了全球离岸人民币投资人的资产配置范围,扩大了金融市场双向开放,极大促进了自贸区金融活水涌流。



2023年6月,交银金租与民生银行上海自贸区分行合作投放了1笔离岸船舶项目贷款,这是交银金租依托自贸区、离岸协同优势,与自贸区金融机构首次合作落地的离岸船舶融资,为跨境客户提供了更具专业化、差异化的跨境金融服务,用金融力量成功助推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产业先行促进自贸区高质量发展


设备与设施投资建设,是上海自贸区高质量发展之路上不可或缺的一环。优质的交通设施可以提高物流运输效率,降低成本,更好地连接自贸区和其他地区,为企业提供更大的发展机遇;此外,还能方便人才流动,充分发挥上海自贸区的区位优势,加强地区互联互通,推动经济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提高自贸区在国内外的竞争力和吸引力。作为交通银行全资控股子公司,交银金租在交通设施建设方面具备基因优势,充分发挥出金融租赁行业“融资+融物”特色,牢牢把握“上海主场”优势,切实支持“中国智造”,服务上海自贸区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1年,交银金租与上海临港交通有限公司、上海临港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成功开展临港新片区首笔9辆中运量T1示范线数字轨道(DRT)电车融资租赁业务。T1示范线电车作为新片区内首条中运量公交,串联了临港主城区、大学城、国际物流园区、芦潮港社区、产业区及泥城社区,是临港新片区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之一,也是全球第一条采用数字轨道(DRT)磁钉技术运营的无轨胶轮电车,将上海自贸区交通设施建设直接对标国际前沿水平。



2022年12月,交银金租成功完成了东海大桥“5G+L4智能重卡自动驾驶”示范项目的首笔业务投放。东海大桥“5G+L4智能重卡自动驾驶”示范项目是交银金租首次直接支持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创新项目,该项目是《上海市浦东新区促进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规定》制订及实施的重要举措之一,充分体现了交银金租积极支持国家“浦东引领区建设”战略政策、助力浦东新区及临港新片区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和人工智能产业集聚的实力担当。



除交通建设领域外,交银金租在“中国制造”新产业领域,同样为上海自贸区贡献出金融力量。2023年,在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和原上海银保监局的支持指导下,交银金租牵头设立上海金融租赁服务集成电路产业实验室,并成功落地金融租赁行业首单自贸区SPV集成电路设备直租项目,助力新片区集成电路产业的要素集聚,推动临港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建设。该模式不仅有助于集成电路行业客户投资引进设备提升先进技术水平,而且可以通过资产流转、风险隔离、进口税负减轻、资金成本降低等方式,为集成电路客户可持续发展提供更深入、更全面的金融支持与服务,将有效助力自贸区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也是交银金租用实业实干支持实体经济的生动侧写。



鲸饮未吞海,剑气已横秋。未来,交银金租将进一步巩固提升国内金融租赁行业龙头地位,在充分发挥融资兼融物特色属性,寻求业务新增长、新突破的同时,积极助力国家战略落地,助推上海自贸区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助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奋进之路上,陪伴上海自贸区开启下一个辉煌十年,在国际舞台上敢于“亮剑”,发挥“头雁”特色,引领中国自贸区“雁阵”飞向一个更加开放、更加繁荣的光辉未来。

活动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