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汽车金融+“互联网”(上)

先看一条消息:


东风标致雪铁龙金融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发2019年10月29日布了一篇文章《关于DPCAFC零售个人APP拟于2019年10月31日停止使用的通知函》,主要就是说该APP要马上停止使用了,该APP功能会被经销商APP覆盖以及优化升级。

我截取了文章的第一段话:

亲爱的客户:


“东风PSA金融”零售个人APP自2017年12月26日上线起,作为业内首个零售个人在线汽车金融贷款业务平台,开启了汽车金融行业首个在线汽车业务新模式。通过这一平台,个人APP既帮助合作渠道商拓展线上业务,同时又在申请初期快速识别风险,提高正式申请的成功率。在过去的近2年时间里,个人APP发挥了无可比拟的历史作用。

看到这样的消息,感觉悲喜交加。东风标致雪铁龙金融推出东风PSA金融APP算是主机厂汽车金融探索拥抱互联网的先驱,是业内首家To C APP建设者。虽然很遗憾坚持了2年不到就停止运营了,但汽车金融的进化需要这样的先驱,需要积极探索,非常值得尊敬。这种业务模式的失败并不完全代表了这种模式不可行,可能是因为天时地利人和等众多因素中某些因素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待时机成熟时,这种模式或许就可以了。

本质

任何行业或企业拥抱互联网绝不是把业务搬到线上再开发个APP这么简单,个人认为拥抱互联网的关键之一是创新(包括且不限于微创新、延续性创新和颠覆性创新),通过创新为用户带来新的服务、新的体验、新的价值,进而让企业具有价值以及获得利润,这其实也是企业的存在的价值之一。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也写道:企业的宗旨就是创造客户,企业只有两个基本职能——营销和创新。注意,这里的“营销”并非市场营销,而是“生产出用户真正需要的产品”。互联网不断被提倡的“以用户为中心”的思维其实和德鲁克大师所说的营销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以用户需求出发,打造出用户真正需要的产品。所以说事情的本质没有发生变化,只是互联网加速了信息的传播(进而形成规模效应),而且互联网的技术能让产品体验更好、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可能性也包括了商业模式)。

除了“以用户为中心”这个互联网名词,另外两个互联网名词也被广泛传播:注意力、用户心智,这两个词其实对应的就是德鲁克大师所说的“企业的宗旨就是创造客户”,创造客户本质来讲是在占领用户心智、获得用户注意力。

先说一个词“注意力”,宏观经济学指出,资源的稀缺性是相对的也是绝对的,是一直存在的。以往通讯不发达之时,信息是稀缺的,所以才有“家书抵万金”。到如今信息时代,解决了信息的稀缺,又出现了新的稀缺——“注意力”。由于互联网的出现,让信息产生了更多的价值,所以让信息太过于爆炸,大家聚焦在某个信息上的注意力被稀释了。

克里斯·安德森在《免费:商业的未来》这本书中着重提出了注意力稀缺,称已经进入了注意力经济时代。而罗胖在跨年演讲中所谓“时间货币”的概念,只不过是拾人牙慧罢了,而且有些说的还不太正确。所以回归经济学原理,所谓的降维打击、差异化其实都是在争夺资源——用户的注意力,争夺到了注意力才有可能转化客户,如果细品的话,就会发现这其实不就是在创造客户么。

再说另外一个词“用户心智”,举个例子,就容易理解了,说个广告词:“蓝屏的钙,好喝的钙,三精牌葡萄糖酸钙”,通过广告让很多人记住了这个小儿补钙产品,市场上也有很多儿童补钙产品,三精一方面是抓住了关键决策者生产出了用户需要的产品,关键决策者是父母或其他长辈,而不是儿童,补钙效果差不多,甚至用户也没办法评估补钙效果,但形成的认知是喝的多肯定补得多,好喝孩子才有可能喝得多补得多,所以好喝才是决策用户需要的,因为不喝肯定补不了钙嘛。


这是占领了用户心智,就是互联网所说的产品差异化,用差异化占领用户心智,其实不是你的产品不够优秀,是不够与众不同,与众不同才能占领用户心智,从心理学角度说,这也会让用户产生一定的信任基础。

所以,总结一下,互联网思维就是打造用户需要的产品,再通过争夺注意力和用户心智去转化用户,创造价值,这与企业的本质无二。甚至可以说本质从来没有变,所以拥抱互联网其实就是认识到企业本质,再用心做好企业本质,而互联网只是一种帮助企业做好本质的工具而已,只不过互联网在其中发挥了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作用,让各个方面都得以改善、优化、扩展、提升、甚至是再造。毕竟,人与动物最本质的区别就是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互联网就是被制造和使用的工具之一。


就像农耕时代发展到现代化农业一样,很早的农耕时代用的工具比较简陋、靠天吃饭、产能很低、效率很低,随着社会的进步,现在农业逐步也自动化、智能化,让农民效率提高了、作业方式改变了、产能提高了、收入也提高了。

工具好用了可能性也就更多了,这也是互联网最有吸引力的一点。有些被互联网标准化了,有些却反而因为互联网更加个性化了,有些用互联网达到规模效应后可以颠覆以往的做法,同时资本的介入扩大了互联网给公司带来的可能性。如果说互联网企业和其他企业不同之处,那应该就是雷军雷布斯总结的互联网七字诀“专注、极致、口碑、快”。

或许有人说,“三精补钙产品”的例子对于汽车金融来说不恰当,因为汽车金融目前主要依托于B端来服务C端用户,那再举个类似的例子:英特尔公司。众所周知英特尔是研发、生产电脑处理器的,怎么才能通过占领用户心智创造客户?答案是通过广告等手段告诉用户这是最快最好的处理器(广告词:等!等等等等~是不是瞬间就联想到了),而对手公司AMD并没有像英特尔一样做,那用户去买电脑时就会问这电脑是不是英特尔的处理器,不是我就不买了。

这样无论用户在线上To C渠道还是线下To B渠道购买,都会特意看一下这台电脑是不是英特尔的酷睿处理器,以此实现了占领用户心智。

当然,争夺用户注意力、用户心智的方式有很多种,产品极致化、体验极致化、打造广告词营销符号(曾经看过华与华的《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一书,觉得讲营销符号不错,有兴趣的可以看看)、甚至是烧钱补贴等都是其中的一种。无论是哪种方式都是很重要的,是对整体的创造客户有价值、有帮助的。

来源:瓜姐讲堂

---------------------


租赁观察网:全球租赁业竞争力论坛旗下自媒体平台。

 
全球租赁业竞争力论坛起源于2014年,是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融资租赁行业发展服务平台,被誉为租赁界的“达沃斯”。

活动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