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竞争力论坛
作者:秦茹静 研究员
近日,中国信达披露旗下子公司信达金租2023年业绩。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信达金租总资产832亿元,净资产90亿元,2023年全年实现收入42亿元,税前利润7亿元。
2400亿全投实体产业
信达金租前身为西部金租,由中国信达2010年重组后成立。目前注册资本35亿元,注册地为兰州,分设北京、兰州两个办公区。
成立以来,信达金租不断探索发展方向。从2015年确定厂商、船舶、煤炭化工、黑色有色等4个专业化部门及多个综合类业务部门;到2016年,进军厂商、新能源业务,当年实现投放规模分别超25、11亿元;再到2019年,重点布局汽车、飞机、新能源、船舶等板块,由传统行业向新兴领域深入发展。
十年来,信达金租累计投放近2400亿元,全部投向了实体制造领域。其中,绿色租赁累计实现投放249亿元,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累计投放分别达691亿元、238亿元。
此外,年报透露,2023年,信达金租向集团战略客户及重要客户新增协同投放29笔,合同金额61亿元。专业化产品和非专业化产品分别实现净收入5亿元和14亿元,分别占总收入比例27%和73%。
起底AMC系金租
除信达金租外,其他三大AMC旗下均持有金租公司。
中国东方持有外贸金租的股权从2006年的50%到目前的6.79%。中国长城持有长城国兴金租100%股权。中国华融(已更名为中信金融资产)持有华融金租79.92%股权。
重组以来,华融金租聚焦绿色能源、环境工程、装备制造、航运船舶、厂商租赁五大优势板块和和固体废物、工程机械、光伏三大细分领域。2022年,华融金租投放五大专业领域159亿元,投放三大细分领域39亿元。
而原中国华融曾在2021年对外宣告出清华融金租近80%股权。目前,该笔股权转让尚无进展,但华融金租已获批增资至125.6亿元,增资后注册资本晋升至金租行业第五。
外贸金租积极推进业务从传统行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从产能过剩行业向节能环保、绿色产业领域转型。2023年外贸金租总资产702亿元,同比增长16%;净资产127亿元,全年实现营收18亿元,净利润12亿元。
今年1月,外贸金租吸收合并中车金租正式获批。吸收合并后,外贸金租注册资本由51.66亿元变更为72.52亿元。其中,五矿资本持股66.4%,为第一大股东,中国中车、中车集团、东方资产分别持股23.3%、2.59%和4.84%。
长城国兴金租重点布局能源、交通、公用、文旅、科技及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在中国长城系统内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截至2023年3月末,长城国兴金租总资产494亿元,净资产74亿元,一季度末实现净利0.39亿元。
2023年2月,雷鸿章获批出任长城国兴金租董事长,此前曾任中国长城总监。
据传,随着中国华融更名,中国长城、中国东方、中国信达这三家AMC也将并入中投集团(国务院直管“投资国家队”,注册资金1.5万亿元,总资产近10万亿元)。未来,四家AMC金租或有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