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一项收购计划中,三一重工向其母公司持有的一张汽车金融牌照喊出了逾十亿元的高价。
12月12日,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下称“三一重工”)发布《关于收购三一汽车金融有限公司股权暨关联交易的公告》,拟以自有资金 39.80 亿元收购其控股股东三一集团持有的三一汽车金融有限公司(下称“三一汽车金融”)91.43%股权。 相较于三一汽车金融股东权益的账面价值,三一重工披露的拟收购对价溢价超58%。
该估值的不寻常之处迅速引起上交所的关注,公告当晚,上交所便下发问询函,要求三一重工补充说明三一汽车金融的业务情况、财务数据、估值的合理性以及收购可能带来的风险。
根据北京国融兴华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的评估报告,截至评估基准日2019年10月31日,若以资产账面价值为基础进行估值,三一汽车金融的股权账面价值约为 29.09亿元,评估价值约为29.11亿元,增值率为0.05%;若以市场法估值, 即将估值对象与可比上市公司或可比交易案例进行比较,确定估值对象价值,则三一汽车金融的股权价值约为46.17亿元,增值率为58.69%。
该评估机构表示,“相对市场法,资产基础法未考虑金融公司的金融牌照、客户资源及员工队伍等无形资产价值,故采用市场法估值更能体现三一汽车金融的市场价值”。也就是说,在该项收购计划中,三一汽车金融所持有的汽车金融牌照估值至少逾十亿元。某汽车金融行业的从业者认为,在现阶段的市场环境和汽车金融大整顿的背景下,三一汽车金融的估值溢价偏高。
目前,汽车金融牌照可参考的市场公允价格较少,“唯一可以参考的是上市汽车金融公司,比如东正金融,市值在20-30亿元之间。”观月告诉财经网,“最近有一家主机厂的汽车金融公司也在准备售卖,预计最终成交价格不会超过20亿。”
三一汽车金融公司主要面向工程机械行业提供金融服务
三一汽车金融有限公司于2010 年10月获中国银监会批准开业,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首家汽车金融公司,是全国25家汽车金融公司之一,主要面向工程机械行业提供金融服务,是三一集团旗下的控股子公司(持股91.4%)。
根据评估,三一汽车金融的股东全部权益评估价值为46.2亿元,三一集团持91.43%股权对应42.2亿元,交易对价39.8亿元。截至2019年10月,三一汽车金融公司净资产29亿元,1-10月份净利润8394万元。三一集团承诺,汽车金融公司目前应收账款净值9.2亿元若因质量或回款风险受到损失,会对损失部分予以补足。
当前汽车金融业务主要服务于三一重工及其产业链,收购三一汽车金融减少关联交易。根据三季报,公司在手现金高达193亿(货币资金138亿+可交易金融资产55亿),通过金融公司也可以提升这部分现金的盈利能力。
收购帮助建立海外融资渠道,促进国际化进程
目前三一在全球的代理商网络已经全面建立,但原先公司主要是靠产品和售后服务进行突破,融资方面的支持比较欠缺,主要找当地的银行,无法实现类似卡特的一站式服务。因此三一重工收购三一汽车金融公司可帮助建立与完善各产品海外销售的融资渠道,促进海外工程机械销售所需的金融配套支持,有效降低公司及客户的海外融资成本。
汽车金融牌照稀缺,未来有望增厚公司业绩
收购公告显示,三一汽车金融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前十个月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34亿元、2.49亿元和2.34亿元,净利润则呈现下降趋势,分别为2.15亿、1.78亿元和0.84亿元。
此外,截至2019年10月31日,三一汽车金融的应收账款余额高达91亿元。根据三一重工披露,这笔巨额应收账款得到了来自转让方三一集团的承诺:若该应收账款因质量或回款风险受到损失,将对损失部分予以补足,即未来上述标的应收账款中的任何一笔按照标的公司的财务制度进行核销,转让方应对相应的应收账款以现金方式向受让方予以补足。但上交所仍在问询函中要求三一重工对三一汽车金融应收账款的具体情况进行补充说明,包括但不限于形成原因、前十大应收对象及其关联关系、账龄分布、坏账准备计提情况、核销条件,以及核销是否需要经双方同意等。
三一重工在公告中列举了五条收购带来的有利影响,主要包括有利于公司向“制造+服务”转型和国际化进程,降低融资成本,将融合制造业与金融风控模型,推动数字化战略。三一重工表示,汽车金融资质稀缺,与公司的主业契合度大,有利于降低未来的经营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此次收购有利于推动三一重工向“制造+服务”转型,同时汽车金融资质稀缺(全国仅25家),与三一重工的主业契合度大,对推进国际化战略意义重大。
自2004 年《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出台,成立首家汽车金融公司起,截至目前全国只有25家汽车金融公司,而三一汽车金融有限公司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首家汽车金融公司。汽车金融行业发展前景广阔,且与三一重工的主业契合度大;如果按照公司一年750 亿的收入计算,30-40%通过按揭/融资租赁销售,即这一块的销售规模近300 亿,而目前三一汽车金融公司只做了10%左右,预计未来增长空间大,将为上市公司增厚利润。
来源:WhatTheFinte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