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主义的胜利,这家2000亿金租不做城投

《租赁2020年成绩单》系列策划:


历经十余年高速发展之后,融资租赁行业走到了一个转型升级的时期,监管加强、竞争加剧、模式转变、行业迷茫是这个时期的普遍特点。刚刚过去的2020年,租赁公司都有哪些动向,业绩如何?转型升级过程中,同业已经交出了何种答案又或者给出了何种警示?

全球租赁业竞争力论坛继《2021年,租赁投什么》之后,推出系列策划《租赁2020年成绩单》。每期一个头部公司,为转型中的租赁公司提供新思路、新讯息。

来源:全球租赁业竞争力论坛

作者:竞争力论坛研究员   三山

民生租赁长期主义的策略正逐渐进入收获期。

4月20日,全球租赁业竞争力论坛获悉,截至2020年末,民生租赁总资产达1,966亿元。去年全年,民生租赁实现营业收入65亿元,拨备前营业利润34亿元。

这其中,飞机(公务机、商用飞机)事业部、船舶租赁事业部、车辆租赁事业部,贡献了大部分的资产和营收。“海陆空”已成长为民生租赁大半壁江山的基本盘。

不做城投,做什么?这或许是当下绝大部分租赁公司高管们的困惑和焦虑所在。而作为首批五家金融租赁公司之一,民生租赁在过去几年对战略的坚持和笃定,或许为行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标杆。

船舶、飞机、车辆三大战略板块

对于公司战略,民生租赁内部常讲这么九个字,做减法、强聚焦、轻资本。在这种思路下,船舶、飞机、车辆被确定为三大战略板块,而其他租赁公司往往重仓的城投类业务,民生租赁则甚少涉足。

从全球范围来看,船舶、飞机、车辆,所有权清晰且拥有成熟的二级市场,船舶、飞机更是全球流通。这三类是天然适合融资租赁介入的行业。但需要指出的是,“海陆空”又都有极强的专业性和很高的门槛。

民生租赁选择了一条难但正确的道路,并且一直坚持了下来。长期主义的理念在2020年开始见效:以飞机为例,早在2010年,民生租赁在国内率先开辟公务机租赁业务。目前,民生租赁总机队规模近300架,其中公务机154架,占据中国公务机市场90%的份额,是亚洲最大的公务机整体金融服务提供商。

再以车辆为例,民生金融租赁车辆事业部(商用车中心)成立于2017年,主要服务客户为小微企业或者个体经营者。截至2020年11月初,商用车零售累计投放282亿,在管资产达176亿,为3000家小微企业、7万位司机提供了金融支持服务。

在十余家千亿以上的金租公司中,民生租赁是唯一一家布局了船舶、车辆、飞机三大板块且各板块均位居第一梯队的公司。

在出席2020年(第七届)全球租赁业竞争力论坛时,民生租赁董事长周巍曾表示,基于租赁“融资+融物”的独特属性,近年来,租赁业对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的支持作用越来越明显,行业面对疫情挑战更是体现出了很强的发展“韧性”。

“双循环”催生租赁服务新需求

就在前天(4月18日),民生租赁还迎来了13周年庆。作为首批成立的具有银行背景的金租之一,民生租赁成立于2008年4月,到去年底,净资产已经高达191亿元。

对于下一阶段租赁行业的发展,周巍表示,走高质量、特色化发展道路已逐步成为租赁业内共识。

“双循环”格局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强调以供给创造需求。对于租赁业来说,“双循环”格局意味着租赁可以更多地,从支持构建完整内需体系的角度进行业务切入。

周巍认为,结合国家在“内循环”补短板中形成的企业设备更新、技术改造、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开发利用,以及居民消费升级等需求,租赁公司不仅可以发挥租赁的独特优势,提供设备购置等直接支持,更可以通过对城市物流等领域的扶持,融入更多经济环节,在业务发展过程中培育新的发展动能,引领租赁行业发展新趋势。

与此同时,周巍还在出席2020年(第七届)全球租赁业竞争力论坛时着重指出,金融科技的运用将成为赋能源泉。

“目前,民生租赁在车辆租赁业务中,已经开始使用物联网技术来进行资产实时、科学管理。我们利用大数据构建了汽车零售业务风控模型,借助金融科技手段实现汽车零售业务线上进件、电子签约、自动审核、租后管理。”周巍表示,毋容置疑,科技改变了世界,科技也正在改变租赁。


---------------------


租赁观察网:全球租赁业竞争力论坛旗下自媒体平台。

 
全球租赁业竞争力论坛起源于2014年,是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融资租赁行业发展服务平台,被誉为租赁界的“达沃斯”。

活动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