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飞租集团

中国飞机租赁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中飞租集团”或“集团”)是致力于为全球航空公司客户提供飞机全生命周期一站式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联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1848.HK),成为亚洲第一间上市的飞机租赁公司。中飞租集团旗下业务及成员公司包括“新飞机租赁”及“老飞机拆解再生”两个主要版块。截至2018年6月末,集团机队规模增至115架飞机,资产总额400.86亿港元。

一、公司概况

(一)注册情况

中飞租集团成立于2006年,2014年7月,在香港成功上市,是亚洲第一家上市的飞机租赁公司,同时为恒生环球综合指数、恒生综合指数、MSCI中国小型股指数之成份股及深港通下港股通合资格股票。截至2018年6月末,总股本6.77亿股。

(二)股东情况

三大股东是中国光大航空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富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国光大财务投资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30.81%、26.85%和1.21%。

表1:公司三大股东持股情况

(三)子公司

中飞租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是中飞租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10年,注册地天津东疆保税港区,法定代表人刘晚亭,注册资本8亿美元,实收资本4.2亿美元。截至2017年末,资产规模达人民币251.65亿元,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8.15亿元,净利润人民币3.15亿元。

(四)经营业务

中国飞机租赁的一站式飞机解决方案包括:购买新飞机、结构融资、租赁协商、租赁资产管理、机队退旧换新、老旧飞机的售后回租、飞机拆解基地。其不仅着眼于一般购买及出租飞机的经营模式,更将服务覆盖至飞机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并透过灵活管理飞机资产,获取机队的资产价值(包括其剩余价值)。

中飞租集团正从业内传统的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型为轻资产模式。于2017年底宣布成立一个专注于飞机投资的航空平台,这是其逐步转型为轻资产型模式的重大部署。中国飞机租赁与夹层融资机构合作,按20%至80%的比例,投资于14亿美元的飞机附带租约资产包。新成立的平台主要管理境外机队资产包。

机队规模

2018年上半年,集团一共交付九架飞机及出售五架飞机,将其机队规模扩大至111架。这机队增长得益于多渠道选择,包括新飞机订单、购后租回及资产包交易。机队平均机龄为3.9年,平均剩余租期8.2年。截至2018年6月末,中飞租集团新飞机订单达189架飞机,其中包括139架空客和50架波音飞机,全部将于2023年底前完成交付。

客户全球化

在集团拥有的111架自有飞机和管理的四架飞机中,中国内地航司占比约69.0%,境外承租人则占约31.0%。截至2018年6月末,中飞租集团的客户群已增至30家航空公司,遍布14个国家及地区。

航空产业链

国际飞机再循环有限公司背靠中飞租集团的成熟平台,业务逐步步入轨道,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国际飞机再循环的业务范围涵盖飞机及发动机的交易、租赁、购后租回;飞机营销和资产管理;同时亦提供飞机拆解和循环再制造及飞机维护等服务。

目前,国际飞机再循环有四架中龄飞机租给四川航空公司(其中一架通过合营公司出租)。此外,还启动了首单发动机购后租回交易,交易涉及四台全新的CFM56-7B26发动机,首台于2017年12月完成交付,其余三台将于2018年陆续交付。国际飞机再循环亦完成其首笔飞机交易,向美国投资者出售六架老龄B737-700飞机并取得收益。

此外,国际飞机再循环位于哈尔滨的飞机循环再制造基地(哈尔滨基地),亦是亚洲首个大型飞机循环再制造设施,已于2018年6月投产运营,初步具备年处置20架飞机的能力。

二、财务情况

截至2018年6月末,资产总额400.86亿港元,较年初增长5.51%,负债总额365.59亿港元,较年初增长6.92%。2018年1-6月实现总收入16.12亿港元,同比增长28.14%,年内溢利3.08亿港元,同比增长23.76%。

截至2017年末,资产总额为379.94亿港元,同比增长22.96%,负债总额为345.67亿港元,同比增长24.09%。2017年总收入为28.92亿港元,同比增长18.14%。2017年年内溢利为7.35亿港元,同比增长15.20%,总资产收益率1.93%,较上年下降0.13个百分点,净资产收益率21.45%,较上年增加0.48个百分点。

(一)资产负债

2015-2017年,中飞租集团资产规模保持持续增长,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5.96%,资产的增加主要是飞机机队规模的扩大。

2017年融资租赁应收款净额为125.56亿港元,占总资产比例为33.05%,总额较2016年减少16.5%,是由于中飞租集团2017年完成出售21架飞机的融资租赁应收款项。

随着业务规模的增长,对资金的需求亦增加。2017年负债规模达到345.67亿港元,其中银行借贷占比最高,总额为164.58亿港元,占比为47.61%。其次是债券总额为85.39亿港元,占比为24.70%。

(二)盈利情况

表2:近三年及一期公司盈利情况(单位:亿港元、%)

2015-2017年,总收入和净利润的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36.64%和39.08%。2015-2017年及2018年半年度,融资租赁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为65.53%、47.51%、35.20%、26.80%,逐年下降,相应地,经营租赁收入占比由14.46%升至45.29%。

从收益率来看,2015-2017年,净资产收益率呈上升态势,近两年达到20%以上,总资产收益率2016年达到最高的2.06%,2017年稍有下降。

(三)资产质量

中飞租集团认为其应收航空公司的未付融资租赁应收款项结余的固有信贷风险不重大。于2017年末并无就融资租赁应收款项作出减值拨备。集中度风险来看,按租赁应收款项的客户分类,前五大航空公司占比达到74.18%。

三、融资方式与资本运作

中飞租集团融资渠道多样化。2017年,中飞租集团通过多元化融资渠道筹集总计32.42亿美元的资金。于2017年度发行了总额为5亿美元的美元债券;安排了4.25亿美元的银团贷款融资;安排了多种认购股权日本税务融资租赁(JOLCO)结构融资项目;在香港发行30亿美元的中期票据;并推出了中国首单以外币计价、外币结算的资产证券化产品暨首单公募市场飞机租赁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该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已于2018年1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

表3:近两年及一期末公司负债构成(单位:亿港元、%)

从负债构成看,银行借贷是中飞租集团的主要负债来源,2018年6月末占比下降为47.61%,银行借贷减少主要是由于出售融资租赁应收款项后偿还银行贷款。长期借贷和债券占比提高,2018年6月末,债券占总负债比例为23.48%。

长期借贷

截至2018年6月末,中飞租集团共有44项借贷源于信托计划或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总额为53.69亿港元。长期借贷的实际平均年利率介于3.50%至7.80%,剩余期限为6至12年。同时,其透过结构融资安排就四架已交付予航空公司的飞机获得四项借贷。该等借贷的实际年利率介于3.90%至5.70%(2016年5.70%),剩余期限为7至8年。

中期票据

2015年7月,中飞租集团发行本金额为人民币3.4亿元且于2020年到期的五年期高级无抵押中期票据,按票面息率每年6.50%计息。

2016年11月,发行本金额为人民币3.3亿元且于2021年到期的五年高级无抵押中期票据,按每年票面息率4.19%计息。

债券

2016年5月,发行于2019年到期本金额为3亿美元的三年期高级无抵押债券,按每年票面息率5.9%计息,每半年支付一次。

2016年8月,发行于2021年到期本金额为3亿美元的五年期高级无抵押债券,按每年票面息率4.9%计息,每半年支付一次。

2017年3月,发行本金总额为5亿美元的高级无抵押债券,其中3亿美元为于2022年到期的五年期债券及2亿美元为于2024年到期的七年期债券。分别按每年票面息率4.7%及5.5%计息,每半年支付一次。

股票

2014年6月30日,中飞租集团发布首发H股发行公告,发行方式为发售以供认购、发售以供配售及发售现有证券。实际发行总数为1.32亿股。募资净额为5.91亿港元。发行价格5.53港元/股。
2014年9月2日,中飞租集团完成2,699万份(包括2,165万份A批购股权及534万份B批购股权)可认购2,699万股每股面值0.10港元的普通股的购股权的授出。每股股份6.38港元。

2016年7月22日,2,624万份可认购2,624万股每股面值0.10港元的普通股的购股权根据首次公开发售后购股权计划完成授出及/或有条件地授出。行使价为每股8.8港元。

2016年9月8日,完成根据一般授权认购新股份。40万股认购股份配发及发行给认购方。扣除相关开支后,认购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约为3.20亿港元。

活动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