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盛夏,中交融资租赁(广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交租赁广州公司”)迎来重要里程碑——累计投放金额突破1000亿元。这一成绩背后,是27%的年复合增长率、覆盖全国21个省份的金融服务网络,更是对“金融活水赋能实体经济”战略的生动实践。
作为中交集团旗下核心金融平台,中交租赁广州公司紧紧围绕“五全四大五型”战略方向,聚焦绿色能源、数字经济、城市服务、先进制造四大核心领域,持续深化金融“五篇大文章”,并积极落实《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以产融协同助力国家战略落地。
城市服务:筑基民生,绘就幸福画卷
在西安,中交租赁广州公司通过设备回租模式,为当地热电企业提供专项资金,保障冬季供暖系统稳定运行,惠及115万居民。在云南弥勒,公司投资2.36亿元建设“一水两污”项目,日处理污水能力达5500万吨,覆盖12个乡镇。
“融资租赁有效缓解了县域基建的一次性投入压力,让我们能把财政资金更精准地投向民生领域。”当地政府负责人如此评价。
“十四五”期间,公司累计落地超30亿元生态环保项目,从北京到江门,从重庆到绍兴,持续为城市“生命线”注入金融活力。
先进制造:赋能产业,激发经济新动能
在南鹏岛海域,中交租赁广州公司参与打造的打桩船已成为海上风电建设的“利器”,年发电量可满足33万户家庭用电需求。在厦门,公司通过经营性租赁盘活价值7000万元的盾构机,助力重点项目顺利推进。
此外,公司还通过“直租+回租”组合模式,支持广州佛朗斯股份公司采购新能源叉车,推动设备电动化升级,预计年减碳量超2000吨。该案例已入选广州市“产融合作典型案例”。
绿色能源:践行双碳,书写能源革命新篇
在云南临沧,公司以售后回租模式为水电站注入5000万元资金,开辟了“存量资产盘活+新增产能支持”的融资新路径。在商用车领域,公司与狮桥租赁合作,推动130辆新能源重卡投放市场,每年减少柴油消耗约400万升,减排二氧化碳10600吨。
在云南玉溪,公司创新设计“两电站联合质押”结构,成为绿色化改造形成优秀样板;在技改项目中,首创“回租+直租组合+现金流精细匹配”组合模式,将资金精准导入自动化改造……“十四五”期间,公司绿色能源投放规模突破60亿元,深入布局光伏、能源基建、储能、风电等领域,为“双碳”目标实现贡献了重要力量。
城市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产业的坚实支撑,产业的升级转型迫切需要金融活水的精准浇灌,而“双碳”目标的实现更需绿色金融的创新实践。中交租赁广州公司党总支副书记、总经理王丹表示,融资租赁兼具“融资+融物”的独特属性,能够精准匹配城市基建、产业升级、绿色能源等领域的多元化需求,成为连接国家战略与市场需求的“金色纽带”。
南沙方案:产融协同,服务湾区建设
珠江口,南沙国际邮轮母港如巨鲸崛起,年吞吐达75万人次,为南沙培育“邮轮经济+海洋文旅”新增长点、融入全球海洋经济奠定基础。作为重要金融支持方,中交租赁广州公司以“以融促产、以产带融”,探索出落实《南沙方案》的产融协同新路。
中交租赁广州公司早期即参与南沙灵山岛尖、横沥岛尖整体开发,以明珠国际项目为“桥头堡”落地6亿元,实现南沙租赁赋能开门红。在邮轮母港建设中,通过直租、回租盘活码头资产,释放超10亿元流动性。此外,公司在粤港澳和长三角区域投放42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3%,重点支持基建、城市开发和产业升级。
今年5月,“南沙金融30条”发布,提出创新服务低碳发展的绿色金融业务。中交租赁广州公司率先破题、争当先锋,早于2023年就联合交通银行广东省分行,落地全国首笔“气候投融资+乡村振兴”双挂钩可持续发展贷款,将融资成本与企业可持续绩效挂钩,引入第三方认证,形成“激励-约束”闭环。30亿元气候投融资目标,相当于支持建设15座日处理2万吨的污水处理厂;乡村振兴投放增50%,意味着可修建超2000公里乡路、500个旅游项目。
从百亿到千亿,变化的只是数字,不变的是中交租赁广州公司“金融报国”的初心。在服务国家战略、赋能实体经济的道路上,千亿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